企业出海之ESG合规系列(四)— 英国篇

英国 英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,亦为北约、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(OECD)和英联邦成员国。位于欧洲西北部,英 […]

英国

英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,亦为北约、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(OECD)和英联邦成员国。位于欧洲西北部,英国由英格兰、苏格兰、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组成,总面积约24.3万平方公里。截至2023年12月,英国总人口约为6830万人,近年来人口增长率约为0.3%。根据联合国发布的《2024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》,英国在193个国家中排名第9位,得分为82.16(满分100),显示出较高的可持续发展水平。(SDG Index Dashboards)

经济概况英国是全球第六大经济体,经济结构以服务业为主导。2023年,英国三大产业的GDP占比分别为:服务业约79.2%,工业18.5%,农业2.3%。2023年,英国的国内生产总值(GDP)约为3.2万亿美元,人均GDP为47,500美元,年GDP增长率为1.5%。增长主要得益于金融服务、科技创新和房地产市场的复苏。英国的工业增加值达5,920亿英镑,占全行业的17.9%,主要产业包括金融服务、汽车制造、制药、航空航天和可再生能源等,其中金融服务和高科技产业是支柱产业。此外,英国在农业方面虽然规模较小,但拥有现代化的生产体系,是食品和饮料加工领域的重要参与者。

社会问题尽管英国经济稳步增长,但仍面临一系列经济和社会挑战,主要涉及失业、老龄化和环境问题等方面:

• 高房价和收入不平等:虽然失业率维持在较低水平(预计2024年为4.3%),但收入差距和地区间经济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,尤其是伦敦与其他地区的差距较大。高房价对中低收入人群形成了巨大压力。
 
•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金压力:英国步入高度老龄化社会,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9.8%。由于老龄化问题加剧,养老金体系面临较大压力,政府正推进改革以提升其可持续性。

 

环境问题:英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并致力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。然而,空气污染、气候极端化和海洋生态问题对环境构成挑战。尤其是城市空气质量问题较为严重,此外,英国正大力推进绿色转型,目标是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。

英国脱欧之后的发展

英国脱欧对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,既带来短期挑战,也带来长期机遇。首先,脱欧使得英国失去了欧盟单一市场的优势,商品和服务贸易面临新关税、配额及更多边境检查。这导致了通关延迟、运输成本上升,尤其影响农产品、食品加工和制造业等依赖欧盟市场的行业,许多中小企业受到较大冲击。

金融服务业的变化尤为显著,脱欧后英国失去了“金融护照”资格,限制了在欧盟自由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,导致部分金融机构迁移至欧盟国家,如巴黎、法兰克福和阿姆斯特丹。尽管如此,伦敦仍是全球金融中心之一,英国通过推动绿色金融和金融科技创新,继续吸引全球投资者。

脱欧也赋予英国制定独立经济政策的灵活性。政府积极签订新的自由贸易协定(如与日本、澳大利亚和亚太地区的协议),以降低对欧盟市场的依赖,拓展全球市场。此外,英国实施了一系列税收和投资激励政策,尤其在高科技、制造业和可再生能源领域,以吸引外商投资和本地企业发展。

尽管脱欧初期经济受挫,长期来看,英国通过政策独立性和全球化布局,有望逐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。然而,这一转型过程仍充满不确定性,尤其是在吸引国际投资、提升竞争力和应对通胀等方面。

英国ESG发展

英国在脱欧后独立制定ESG(环境、社会、治理)政策,但其发展依然与欧盟保持紧密联系。在环境方面,英国承诺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,并设立了独立的“英国碳市场”(UK ETS),与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(EU ETS)保持相似性,便于跨境合作。英国虽然未采用欧盟的《可持续金融分类法》(EU Taxonomy),但建立了自己的绿色金融标准,以激励绿色投资。两者在推动绿色金融上目标一致,但英国的政策更具灵活性,关注市场导向的资金流动。

在社会和治理方面,英国延续了欧盟的高标准,如数据保护、反歧视和劳动者权益,但未来可能逐步调整,以更符合本地企业的需求。尽管英国实施了《任务小组气候相关财务披露》(TCFD)要求,但与欧盟的《可持续金融信息披露条例》(SFDR)不同,英国的披露标准更侧重气候相关风险。

总体来看,英国在ESG发展上逐渐形成独立的政策框架,但与欧盟在核心目标、跨境合作上仍保持密切关联,特别是在气候变化、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方面。

英国 ESG 相关法规的全面梳理

环境相关的 ESG 合规
 
社会相关的 ESG 合规
治理相关的 ESG 合规
ESG 整合相关的 ESG 合规
中国和英国在ESG方面的合作

1. 绿色金融合作

2023年3月29日,英国伦敦金融城与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联合举办了“全球投资向未来中国专场—暨中英ESG领袖论坛”,发布了《加速气候行动:机构投资者参与支持企业低碳转型》报告。(UK China Green)该论坛汇聚了中英两国的国际资产管理机构和转型金融领域的专家,共同探讨气候转型和可持续投资的最佳实践,旨在促进两国在投资管理领域的理解与合作。

2. ESG投资与标准制定

2024年4月,英国政府在《2024年春季预算》中宣布,将对在英国从事ESG评级工作的供应商进行监管,并将此任务委托给英国金融监管局(FCA)。(Sina Finance)此举显示了英国在ESG投资领域的规范化努力,也为中英两国在ESG标准制定和监管方面的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。

3. 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合作

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,中英两国积极参与国际气候行动。英国作为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(COP26)的主办国,推动了全球气候目标的制定和落实。中国也在此期间宣布了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,显示了两国在气候行动上的协同努力。
中国企业出海英国需要考虑的因素,相较于其他欧盟国家

1. 脱欧后的独立法律和监管体系

合规要求差异:英国脱欧后,虽然沿用了一些欧盟法规,但也逐步推出了独立的政策和标准,特别在数据保护、绿色金融和产品安全等领域。例如,英国实施了与《通用数据保护条例》(GDPR)相似的《UK GDPR》,但可能出现未来的修改。因此,企业需确保符合英国本土的法规要求,定期关注英国的政策更新。
关税与贸易壁垒:与欧盟国家不同,英国不再受单一市场和关税同盟的保护,部分产品进入英国需缴纳额外关税。企业在供应链、物流和定价策略上需考虑到这些关税成本。

 2. 独立的税务政策和税收激励

绿色税务政策:英国有独立的绿色税收政策,例如对高碳排放企业的碳税,以及塑料包装税(Plastic Packaging Tax),适用于再生塑料含量少于30%的塑料包装材料。企业在英国的碳排放合规和环保材料采购上需特别留意,以符合英国的税务要求。
税务激励和投资优惠:英国的税务激励政策与欧盟有所不同,特别是在研发、科技和绿色投资方面有独特的税收减免。中国企业可考虑利用这些激励措施降低税负、增加技术投入。

3. 独立的绿色金融与ESG监管

ESG和绿色金融独特标准:英国在绿色金融上有独立的框架和激励政策,例如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标准、TCFD(气候相关财务披露)等。企业需特别注意英国绿色金融市场的规范,例如在披露气候风险和ESG信息上符合英国的要求。相比欧盟,英国的绿色金融政策更市场化,企业可以借助英国的绿色金融平台实现低成本融资。
独立碳市场:英国设立了独立的碳排放交易体系(UK ETS),与欧盟碳市场(EU ETS)相似但不相通。企业在进入英国市场时需特别关注英国的碳交易政策,了解独立的碳配额及购买要求。

4. 金融服务和数据隐私要求

数据传输和数据保护:虽然英国的数据保护沿用《GDPR》,但已推出《UK GDPR》。跨境数据传输需确保符合英国的数据合规要求,尤其对金融服务、电商和科技企业而言尤为重要。企业还需关注英国对跨境数据流动的独立评估,确保在隐私保护和数据合规方面的完整性。
金融护照失效后的市场准:金融服务企业失去在欧盟的“金融护照”资格,可能面临部分金融服务业务需在英国重新申请牌照的情况。若中国企业计划在英国开展金融业务,需获得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(FCA)的单独授权,尤其是在资产管理、银行服务等领域。

5. 货币汇率和外汇管理

英镑汇率波动:英国使用英镑(GBP),与欧盟国家使用的欧元(EUR)不同。由于英镑汇率相对波动较大,出海企业需对汇率风险进行管理。例如,可通过套期保值等方式规避汇率带来的成本风险。
外汇监管:英镑在全球贸易中的使用频率相对较高,但中国企业需注意英国与其他国家不同的外汇管理政策,在跨境支付、利润汇回方面确保符合当地的法规。

6. 签证和雇佣政策

人才引进和签证制度:英国脱欧后不再受欧盟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限制,非欧盟国家员工在英国工作需符合移民积分制。中国企业若计划派驻员工到英国工作,需提前申请工作签证,确保满足相关移民积分要求。
职场多样性和劳动法合规:英国对员工权利、工作环境有严格的要求,如最低工资、性别薪酬差距报告、零工保护等。企业应了解英国的《就业权利法案》、《平等法案》等法规,确保员工福利和多元化管理方面的合规。 
供稿:刘尧
编辑:宋丽娟
审核:黄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