匈牙利
匈牙利是联合国和欧盟的重要成员国,同时也是北约、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(OECD)等多个国际组织的成员。匈牙利保持着广泛的外交联系,与世界超过150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。匈牙利位于欧洲中部,国土总面积为93,030平方公里,是欧盟中等规模的国家之一。截至2024年1月,匈牙利总人口约为9,600万人,近年来人口增长率约为-0.3%,在欧盟成员国中排名靠后。根据联合国发布的《2024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》,匈牙利得分约79.53(满分100),在193个国家中排名第20位,显示出较为领先的可持续发展水平。
经济概况:匈牙利是全球第57大经济体,其经济结构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。2023年,匈牙利三大产业的GDP占比分别为:服务业65%,工业31%,农业4%。2023年匈牙利的国内生产总值(GDP)约为1,800亿美元,人均GDP为18,750美元,年GDP增长率为2.2%,增长主要得益于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。匈牙利的工业增加值达560亿欧元,占全行业的30%,主要产业包括汽车制造、化学品、电子、和医药制造,其中汽车和电子制造是支柱产业。此外,匈牙利在农业领域拥有优势,主要生产小麦、玉米和向日葵,2023年农业增加值为72亿欧元,占全行业的4%。
匈牙利在快速发展的同时,面临一些重要的社会问题,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
中国与匈牙利近年来经贸关系日益深化,合作领域不断拓展。中国是匈牙利在欧洲以外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,而匈牙利在中东欧地区则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。2023年,双边贸易额达145.2亿美元,虽然同比略降1.1%,但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在双边贸易中占据重要位置,主要包括电机、电气设备、机械器具、车辆及其零部件等,四大领域的贸易额超过双边贸易总量的80%。
匈牙利已成为中国在中东欧地区的首要投资目的地。到2023年,中国对匈直接投资达76亿欧元,占匈牙利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58%,创造了逾万个就业机会。中国企业在匈牙利的投资涉及汽车制造、电子、化工和物流等多个行业,进一步促进了匈牙利的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。
此外,中匈在“一带一路”框架下的合作也成效显著。匈塞铁路项目是双方的标志性合作项目,连接匈牙利和塞尔维亚首都,将显著提升区域互联互通水平。未来,中匈两国在新能源、数字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潜力广阔,双方将继续深化经贸关系,推动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,实现互利共赢。

1. 地理位置与物流枢纽
匈牙利地处中欧,连接东欧、西欧及巴尔干地区,是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中的重要节点。匈牙利不仅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,还具备较完善的铁路、航空和水路运输网络,便于中国企业辐射整个欧洲市场。布达佩斯物流中心近年来迅速发展,为出海企业提供高效的物流支持。
2. 欧盟成员国地位
匈牙利是欧盟成员国,中国企业在匈牙利设立分支机构或工厂,可通过匈牙利进入整个欧盟市场,享受欧盟单一市场带来的优惠政策及市场准入便利性。这种地位使匈牙利成为进入欧盟市场的理想跳板。
3. 优惠的税收政策
匈牙利提供相对较低的企业所得税,税率为9%,是欧洲最低的之一。此外,匈牙利政府还提供诸多针对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,特别是在高科技、制造业和创新领域的投资项目中,这对寻求成本优化的企业具有吸引力。
4. 劳动力资源
匈牙利拥有一支具备较高技能的劳动力队伍,尤其是在工程、制造和IT领域。虽然整体工资水平低于西欧国家,但劳动力质量较高。此外,匈牙利政府还推出技能培训计划,以支持外资企业的技能需求。
5. 产业支持与投资政策
匈牙利政府积极推动制造业、创新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,提供产业园区及基础设施建设支持。政府为外资企业在当地的基础设施搭建和配套服务方面提供扶持,尤其是在汽车制造、电子、制药等行业,这些措施极大地降低了外资企业进入匈牙利的成本和风险。
6. 文化与经济关系的深化
匈牙利与中国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日益加深,是最早加入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中欧国家之一。匈牙利还通过政策支持与文化交流等多方面举措吸引中国企业,形成了良好的双边关系,有助于提升投资和商业环境的友好度。
7. 政策稳定性与较低的营商成本
匈牙利相对较低的营商成本及其稳定的政策环境,使其成为跨国公司尤其是制造业企业的理想投资目的地。尽管匈牙利的劳动力成本在东欧地区有上升趋势,但与西欧国家相比仍然较低,且法律和监管环境对外资企业较为友好。

匈牙利在ESG(环境、社会和治理)方面的合规特点主要受到欧盟整体框架的影响,但在实际执行上也表现出一些自身的特色和差异:
1. 环境(E)合规
2. 社会(S)合规
3. 治理(G)合规
4. 信息披露和合规执行力度
总体来看,匈牙利的ESG合规方向和欧盟框架保持一致,但在实际实施中,环境和治理方面的执行力度可能不如西欧等发达国家严格。对于出海的中国企业来说,这意味着在匈牙利的合规要求较灵活,但仍需注意与欧盟整体政策的一致性,确保在整个欧盟市场的合规性。


在“2024 ESG全球领导者大会”上,前匈牙利经济官员米克洛什详细探讨了中匈两国在ESG(环境、社会和治理)出海合规方面的合作机会。尽管中匈两国经济体量不同,地理上相距遥远,但两国面临的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挑战相似,都在从依赖劳动力和资本的传统经济模式向可持续发展转型。米克洛什指出,中国在推动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的领域有显著成就,尤其是在信息技术、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方面,匈牙利可以借鉴这些经验,以支持其经济向知识创新驱动的方向转型。
在绿色转型方面,匈牙利设定了到2030年实现90%低碳电力能源结构的目标,强调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作用。目前,匈牙利的电池和电动汽车生产行业已成为中国企业的重要投资领域,为跨境合作提供了新机遇。随着匈牙利《ESG法》于2024年生效,该法规要求在匈牙利的公司,包括中国企业,需按规定进行ESG信息披露、风险管理及投诉处理,这为中国企业在欧洲拓展市场时提供了统一的合规标准,增进了双方的合作基础。
此外,中匈两国的教育合作也在逐步深化,目前约有2500名中国学生在匈牙利就读,并享受匈牙利政府奖学金。两国高校通过合作和交流,推动知识共享与人才培养。这些合作举措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匈两国在ESG领域的进步,还为双边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和人文基础。米克洛什认为,通过进一步加强中匈合作,两国能够实现互利共赢,共同应对全球经济挑战。

1. 关注当地ESG合规要求
匈牙利在2024年实施了新的《ESG法》,要求公司进行ESG信息披露、风险管理和投诉处理。中国企业在匈牙利投资时需确保符合这些规定,定期提交可持续发展报告,并配合审计,以提升品牌信誉和合规性。
2. 把握绿色转型机会
匈牙利正在大力推动绿色经济转型,特别是在可再生能源、电池和电动汽车等领域。中国企业可以关注这些行业的投资机会,尤其是在电动汽车生产和电池供应链等方面的合作。符合匈牙利能源低碳化目标的项目将更容易获得政策支持。
3. 加强本地化管理与人才引进
在匈牙利经营的跨国企业需兼顾本地文化和管理风格,招聘熟悉匈牙利市场和法规的本地人才,可以帮助企业更快适应当地的商业环境。此外,充分利用匈牙利的教育资源,通过合作项目与奖学金计划,吸引和培养本地人才,强化企业的本地化经营能力。
4. 重视数据保护与网络安全
匈牙利对数据隐私保护要求严格,企业需遵守当地的数据保护法,确保客户和员工数据的安全性。特别是在数字化运营中,企业需采取必要的措施,保护数据安全,防范网络风险。
5. 建立多层次的跨文化沟通机制
由于中匈两国在文化、语言和商业环境方面存在差异,企业应加强跨文化沟通和理解,特别是在管理层与员工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。这有助于减少误解,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。
6. 利用中匈政策与经济合作机会
匈牙利是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积极参与者,并与中国签订了多项经济合作协议。中国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合作政策,加强与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关系,获得更有利的营商环境支持。
参考链接:
https://dashboards.sdgindex.org/rankings